• 教师公告
查看更多
  • 152025.04
    教师教育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通知

    根据衢州学院教务处《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院进行本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时间学院自查时间为:4月21日-4月30日(第10-11周),学校教务处将联合学校教学督导组到二级学院进行检查,时间为5月6日-5月9日(第12周)。二、检查内容及分工1.教学常规运行情况:课堂及实验教学材料、课程期中考核、教研活动记录、听课记录、作业布置及批改、实习环节的实习大纲、计划、实习实验报告、教授授课安排落实情况、2025届毕业生毕业审核情况、试卷检查(含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活动及青年教师培养情况等。【系部、教务办、学工办、教发中心】2.专业认证申请和整改:二级学院专业认证开展情况,包括认证申请准备情况、阶段性建设和整改落实情况。【系部、办公室、督导组】3.专业、课程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开课情况;线上课程、智慧课程的开设、建设及线上资源审核情况;校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建设情况、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培育情况及课程思政全覆盖落实情况。【系部、教务办】4.教材、教改项目进展:省级、校级教材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 262024.07
  • 282023.02
  • 092022.10
  • 242025.11
    浙江师范大学钱旭升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专题报告

    为提升研究生科研选题能力、强化学术规范意识,11月19日上午,教师教育学院特邀浙江师范大学钱旭升教授,开展题为“我们可以研究什么——三位一体的视角”的专题学术报告。院长刘健、副院长王建勇、2025级教育硕士及导师代表共同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围绕“为何做研究”“如何选择研究题目”“研究意义”三大核心问题,系统梳理了从学术论文规范到研究选题策略的关键要点。钱旭升教授基于学生课业负担、教师工作压力、政策执行偏差等教育现实议题,援引具体案例与详实数据,深入剖析了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多重挑战,引导研究生在实践场景中识别真问题,凝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他强调,选题过程应与文献检索紧密结合,通过持续阅读与问题聚焦,逐步精准缩小研究范围。同时指出,研究选题应具备价值性、科学性、明确性与创新性。此外,他鼓励研究生新生充分挖掘自身专业潜能与优势,逐步锁定研究问题,并开展持续深入的探索,实现科研聚焦、精准发力,从而推动自身专业发展与科研能力的提升。本次学术报告内容丰富、视角多样,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研究视野,强化了问题意识与规范意识,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科研启蒙与选题指导。

  • 212025.11
    美育铸魂 思政润心|王蕾教授应邀开讲,解锁高校美育创新与思政融合新路径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精神,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质增效,11月18日下午,教师教育学院特邀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蕾教授,开展题为“行走的美育课堂:创新高校美育+思政实践路径”的专题学术讲座。校党委书记邓崴亲临指导,教师教育学院刘健院长、丰爱静书记出席活动。讲座由王海文副院长主持,音乐系及学前系师生共同参与,开启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学术盛宴。旋律启思,身体为器:美育课堂的沉浸体验讲座伊始,《青花瓷》的悠扬旋律与灵动的肢体节拍交织,瞬间点燃现场氛围。王蕾教授结合自身跨国学习与从教经历,以“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为切入点,提出“身体是最好的乐器”这一创新教学理念。她现场播放宁波大学课堂教学片段——师生掌心传杯,击节成韵,以朴素杯子为载体,在传递与敲击间编织出层次丰富的节奏旋律,让全场沉浸式感受音乐节奏的独特魅力,生动展现了美育教学的创新性与趣味性。思政无痕,行走有力:价值引领的自然融合在课程思政板块,王蕾教授的分享极具启发性。她表示,高质量的课程思政绝非生硬说教,而应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浸润教学全程,在无“思政”痕迹中实

  • 192025.11
    中央音乐学院周强副教授应邀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11月14日下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强应邀重返母校,与教师教育学院音乐系教师举行了一场富有深度与温度的学术座谈。本次交流由副校长周兆忠主持,音乐学(师范)专业负责人方岳民、音乐系主任雷昕、副主任李雪梅及多位骨干教师参与交流。周兆忠亲切回顾了周强副教授从衢州走向中国音乐教育最高学府的成长历程。他指出,周强副教授作为衢州师范学校1999届优秀毕业生,是从衢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学者与青年作曲家,多年来在专业领域的持续耕耘与卓越成就,不仅是个人努力的成果,也是衢州学院办学历史上的骄傲。他勉励在场青年教师以周强为榜样,坚守教育初心,不断追求专业精进。在随后的交流中,方岳民就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办学定位、师资发展与特色凝练等方面,表达了希望周强未来能持续关注并支持母校学科建设的愿望。雷昕则从当前专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如招生规模、师资梯队、硬件设施及教师评价机制等,与周强进行了深入探讨。李雪梅则着眼于学科前沿,请教了关于人工智能与音乐教育跨学科融合、课程开发等富有前瞻性的议题。20多年来,周强一直惦念母校,心系母校的发展。座谈会中他多次回忆当年的求学时光,记忆犹新。他对

  • 192025.11
    我院教师应邀参加“全国首届留韩青年音乐博士学术论坛”

    11月14日-16日,“全国首届留韩青年音乐博士学术论坛”在河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论坛以“融汇·互鉴·共创——留韩青年音乐博士的责任与使命”为主题。我院留韩青年音乐博士张依宁、杜柏言、赖越歌应邀参加。本届论坛围绕音乐教育、表演实践、理论研究与跨文化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旨在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韩音乐文化的融合互鉴,激发学术创新与行业共创。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留韩青年音乐博士、音乐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业界同仁共200余人参会。15日上午,在器乐方向研讨分会场中,我院博士张依宁老师宣读论文——《中韩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对比研究》。文章对中韩两国的艺术歌曲进行了历史时间线的梳理,并对两国艺术歌曲的共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钢琴伴奏的应用上,张依宁老师从织体与音响、和声技法、节奏和律动三个方面入手,对比了中韩艺术歌曲的差异性,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我院教师张依宁在会议上进行论文宣讲)本届论坛为青年音乐博士成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与会者就留韩音乐人才的发展路径与中国音乐教育的未来图景进行了深度研讨,论坛在韩国国民大学(국민대학교)音乐学院院长边乘旭(변승욱)教授的独唱音乐会——《中韩友谊之歌

  • 学生公告
查看更多
  • 192025.11
    关于举办衢州学院大学生物理(理论)创新竞赛暨2025年“浙江省大学生物理(理论)创新竞赛”的通知

    为激发我校大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积极性,经研究决定,举办衢州学院大学生物理(理论)创新竞赛暨2025年“浙江省大学生物理(理论)创新竞赛”。现将本年度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及名额参赛对象:我校在校学生,无人数限制。二、竞赛形式与内容采用理论题目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大纲见(附件1)。试题满分150,时间3小时。三、竞赛安排1.报名费用与方式报名费用:50元/人报名方式:a.以班级为单位报名。各班自行汇总报名信息。(见附件2,excel格式的文件,命名方式为“学院-专业-班级”。必须确保姓名无误,否则会影响奖状信息!)收齐报名费用,于12月8号和9号下午2点至5点到6号实验楼508西报名。b.错过班级报名的同学,可于12月11号下午5点前到6号实验楼508西报名,过期不候。c.请报名同学选择其中一个QQ群及时加入(群1:1065708376,群2:985989341,群3:364941414)。后续所有通知将在群内发布,不再另行通知。2.竞赛时间与地点竞赛考试时间初步定于2025年12月27日(周六)上午8:30至11:30。四、奖项设置本次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获奖者颁发省级获

  • 262025.10
    “心光童伴”计划第一期陪伴员招募公告

    为积极响应衢州市“春雨行动”,关爱帮扶重点家庭未成年人,“南孔家庭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课题组启动“心光童伴·衢院优秀大学生陪伴计划”。本项目旨在通过“一对一”的阶段性朋辈陪伴,为在成长中面临挑战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送去情感温暖与支持,用我们的光,照亮他们的路。现面向全校招募首批60名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陪伴员,共同参与这项富有意义的行动研究项目。01你需要做什么(陪伴员职责)1.结对陪伴。与一名重点家庭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结成“童伴对子”,进行为期约两个月的陪伴。2.情感支持。每周提供2-3次、每次1-2小时的线上线下交流,以倾听、鼓励为主,成为孩子可信赖的哥哥姐姐。3.成长引导。通过学业陪伴、兴趣分享、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孩子树立积极榜样,拓展其视野。4.家校桥梁。以大学生特有的视角,与家长交流家庭教育心得,促进亲子理解。5.记录与研究。参与项目前、中、后期的简易评估,并简要记录陪伴过程,为公益研究提供宝贵数据。温馨提醒:以上职责的履行,课题组老师会提供系统的培训。大家不用担心自己不会的问题。02我们期待这样的你(招募要求)1.衢州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本、研均可),能保证本学期11月上旬

  • 062025.09
    关于开展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通知

    为了激励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学校数学课程建设,为青年学子搭建一个展示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成果的平台,中国数学会组织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二、竞赛形式竞赛分为数学专业类和非数学专业类三、竞赛时间2025年11月8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四、竞赛内容(一)、非数学专业类:考试内容:高等数学。(二)、数学专业类:考试内容: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所占总分的比例分别为50%、35%及15%左右)。温馨提示:以上考题所涉及的各科内容及参考书籍请参看由佘志坤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参赛指南》与《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真题解析与获奖名单(第11-15届)》;特别地,数学专业类学生可进一步参考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命题组编写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解析教程(数学专业类)(上下册)》,非数学专业类学生可进一步参考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命题组编写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解析教程(非数学专业类)(上下册)(第2版)》。五、报名时间与方式报名同学请加qq群9

  • 272025.05
    关于举办衢州学院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暨省赛选拔赛的通知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大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衢州学院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暨省赛选拔赛(省级A类学科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赛道与主题竞赛赛道主赛道竞赛主题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主题类,分别有命题类创新作品、自选类题目、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比赛类;②科技作品主题类,为物理学与新质生产力;③企业命题类,由企业命题,包括参加国赛直通车推荐的项目和不参加国赛直通车推荐的项目;④作品推广类,参赛作品须为历年获奖作品中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作品。二、参赛对象、报名条件及参赛名额参赛对象在校各专业的本专科大学生。报名条件学生组成参赛团队自由申报,核心成员3-5人,其他成员不超过5人。要求至少有1名成员曾获得过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理论)竞赛的奖励。每支参赛队限报一个参赛项目,每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只能参加一个项目,一个学生最多参加不超过两个项目。三、参赛说明1.参赛队的项目研究报告须符合相关科学论文的书写规范。参加决赛的队伍要求有演示作品(讲课类除外)。2.所有参赛队的作品必须为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