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首页  学生风采>学生风采

学院首页

砺能致远・校友风采 | 汪芳:琴键上的创业基因,她用二十年让中国竹炭闪耀56国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次数:10

题记:

根植百年衢师沃土,赓续“博文约礼、明道砺能”的精神薪火,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如星火熔炉,锻造出一批批志向高远、能力卓绝的英才。他们怀揣学院赋予的学识与风骨,在时代的浪潮中奋楫扬帆,于广阔天地间书写璀璨华章。为彰校友荣光,弘奋斗精神,特设《砺能致远・校友风采》专栏,聚焦其奋斗足迹与非凡成就,期冀榜样之光,照亮更多教院学子砥砺前行的征程。

校友名片

在浙西的青山绿水间,有这样一位“点竹成金”的魔法师——汪芳。这位浙江师范大学衢州进修部1999届幼师班的毕业生,用二十年光阴完成了从幼儿园教师到“炭界女王”的华丽蜕变。如今的她身兼多重身份:江山市人大代表、民建江山市基层委副主委、浙江旺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掌舵人,更是让中国竹炭闪耀全球的“标准制定者”。她带领企业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桂冠,主导制定的《食品添加剂植物炭黑》浙江制造标准,让56个国家的餐桌上飘起中国“黑金”的醇香。

校友经厉

第一章:黑白键上跃动的创业基因

浙江师范大学衢州进修部求学的时光总在晨雾里透着朦胧的暖意。1996年的秋日,学校的琴房飘出稚嫩的音符,40个怀揣幼师梦的姑娘,正在水磨石地板的舞蹈室里挥汗如雨。这其中,总有一个身影特别醒目——排球训练刚结束的汪芳,带着满身露水就冲进琴房,让汗水与琴声奇妙交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像一粒种子落入心田。章向玲老师指尖流淌的《致爱丽丝》,教会她每个音符都要精准到毫秒;余雄老师在水磨石地板上划出的舞步轨迹,让她明白什么叫“一丝不苟”;班主任姜兰琼老师批改教案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在她心里刻下“匠心”最初的印记。

作为校排球队的一员,天不亮就开始训练,掌心因为一次次垫球,带着火辣辣的触感;指腹在琴键上反复练习,磨出了薄茧。日复一日,排球的训练磨砺了她不怕苦累的意志,琴键前的反复练习则养成了她追求卓越的习惯。谁曾想,这双弹奏童谣的手,日后竟能在纳米级的炭粉世界里谱写新的传奇。

第二章:破茧成蝶的两次华丽转身

1999年,汪芳从浙江师范大学衢州进修部毕业,成为江山市城关幼儿园的一名教师。站在幼儿园的七彩滑梯前,年轻的汪老师心中却涌动着别样的波澜。“当老师能看到二十年后的自己,而创业就像拆盲盒,永远充满惊喜。”这个看似任性的决定,让“孩子王”开启了她的“炭”索人生。

2004年,汪芳辞去工作,与丈夫程鸿财一起在家乡创办了绿意竹炭厂,以十几名员工、两台设备起步,她一人身兼生产、销售、财务数职。因经验不足,原料不合格导致十余万元亏损,她和父亲成了最特别的“黑白配”——父亲终日与炭粉为伴成了“黑人”,她则白天蹲守烘房调试工艺,夜晚苦学管理知识。当第一批水烟炭漂洋过海时,沾满炭灰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笑容。

2015年的背水一战更显壮烈。押上全部身家2000万,她和丈夫在实验室里熬过360个日夜。第21次试验的那个凌晨,当电子显微镜显示325目的完美炭粉时,整个团队相拥而泣。来年春天,450公斤食用炭扬帆出海,不仅救活了企业,更让中国在食品炭领域挺直了腰杆。

第三章:让世界聆听中国炭语

2017年,汪芳的“炭”索进入新纪元。在清华、浙大专家的见证下,“功能性微纳米粉体研发中心”成立了。这里诞生了10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主导制定《食品添加剂植物炭黑》“浙江制造” 标准,参与《化妆品用原料炭粉》行业标准评审,推动国产炭粉替代进口。依托技术与标准优势,产品成功打入肯德基、欧莱雅供应链,远销美日欧等56国,让肯德基的黑色汉堡、欧莱雅的“黑珍珠”面膜都有了“中国芯”。

在江山的小山村里,她建起全自动生产线,免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微纳米粉体试样服务,赋能产业创新,年出口额突破2000万元。曾经困扰乡亲们的“竹灾”,如今成了致富的“黑金矿”,农户们笑着说:“汪老师让毛竹比猪肉还金贵!”企业获江山市“创新成长奖”,她个人荣膺衢州市首批“巾帼共富标兵”称号。疫情期间,她多次捐赠物资,带着炭粉的余温,温暖了整个寒冬。

寄语母校

琴键上磨出的薄茧,是时光写下的诗行;舞蹈房里挥洒的汗水,映照出青春的光芒;排球场上跃动的身影,教会我协作与坚强。而恩师将“身正为范”刻进我的生命,最终在岁月里长成挺拔的脊梁——这些,是您赋予我的根脉,也是我翱翔世界的翅膀。 

如今,智慧教室的流光映照着求索的眼眸,而我仍记得琴房那盏昏黄的灯,如您温柔的目光,始终守望。您从未停止生长,将“育人”的根扎得更深,让每一片新叶都承载梦想。无论走得多远,我仍是您怀里那个攥着热爱、奔跑在走廊的孩子,只要回望,就能汲取力量。

世界再大,不过是一架钢琴的宽度,一方球场的辽阔,一块镜子的澄明。当我在异乡的灯火下翻阅记忆,琴房的木纹、球场的网绳、排练厅的镜面,依然清晰如昨。它们是我生命的底色,让我在每一次跌倒时,都能听见您说:“再来一次。” 愿每一双仰望星空的眼睛,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因为您,永远是我们最初与最后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