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衢州学院教务处《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院进行本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时间学院自查时间为:4月21日-4月30日(第10-11周),学校教务处将联合学校教学督导组到二级学院进行检查,时间为5月6日-5月9日(第12周)。二、检查内容及分工1.教学常规运行情况:课堂及实验教学材料、课程期中考核、教研活动记录、听课记录、作业布置及批改、实习环节的实习大纲、计划、实习实验报告、教授授课安排落实情况、2025届毕业生毕业审核情况、试卷检查(含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活动及青年教师培养情况等。【系部、教务办、学工办、教发中心】2.专业认证申请和整改:二级学院专业认证开展情况,包括认证申请准备情况、阶段性建设和整改落实情况。【系部、办公室、督导组】3.专业、课程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开课情况;线上课程、智慧课程的开设、建设及线上资源审核情况;校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建设情况、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培育情况及课程思政全覆盖落实情况。【系部、教务办】4.教材、教改项目进展:省级、校级教材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7月4日-6日,浙江省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全省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研讨会举行。来自浙江省内23所高校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省外高校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工作的7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浙江省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承办。开幕式由浙江省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秘书长、浙江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鄢波教授主持。我校副校长江爱民致开幕辞,他代表衢州学院向各位专家和与会教师表示欢迎,介绍了衢州学院的基本情况,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随后,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陈爱喜致辞,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并对我院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会上,南京大学王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尹亚玲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石礼伟教授、浙江大学盛正卯教授、浙江大学林强教授、浙江大学赵道木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忆玺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隋成华教授、衢州学院杨建辉教授等专家分别从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及其应用、新时代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智慧教育时代物理教学学术研究的范式转型与路径探索、人工智能与聚变能源、基于数字技术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AI赋能物理教
5月8日上午,由教师教育学院吴锡标教授潜心铸就的《南孔文化》新书发布会在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大中堂举行,市政协副主席汪晖,衢州学院党委副书记章剑锋,柯城区政协主席叶美峰,柯城区政协副主席、孔子第 76 世嫡长孙、孔管会主任孔令立等领导嘉宾出席发布会,衢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许立主持活动。发布会伊始,叶美峰主席以“典籍里的南孔风华”为题,对新书进行详细介绍。在他的讲述中,现场众人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性航行,既回溯了南孔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又见证了圣贤智慧对当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南孔文化》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吴锡标继《儒风浩荡:孔氏南宗与江南社会文化》《孔氏南宗文献整理与研究》等作品之后第5部与南孔文化相关的著作,被列入“浙江文化印记”系列丛书。全书以内容详实,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南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的系统介绍,深入浅出地揭示出南孔文化的重要形态与精神特质、当代转化与未来启示,为读者带来了图文并茂的阅读感受。吴教授在《南孔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写作思考》主题分享中,将廿载研究积淀化作珠玑妙语。谈及从《儒风浩荡》到今日新著的学术苦旅,他眼中闪烁着文化守夜人的执着。面对读者提出的南孔文化对江
为引领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深入探索专业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业深造奠定基础,教师教育学院特别设立了“教院博士讲坛”,从而为同学们创设与青年博士面对面学术交流的平台。2025年4月15日,教师教育学院第四期博士讲坛在实验楼6-510举行。本次讲座以“科研进阶方法论”为主题,特邀牛津大学余荣琴博士担任主讲嘉宾,由学院副院长翁琴雅主持。活动旨在为我院科研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搭建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的桥梁,吸引了全院科研骨干教师及教师代表共襄学术盛举。余荣琴博士不仅在《柳叶刀》等国际顶尖医学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还主持了多项跨国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在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讲座中,她倾囊相授,为普通院校背景学者资源限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并深入探讨了成果转化与持续产出之间的平衡之道,为我院科研创新带来了新思维。同时,她表达了与学院教师开展合作研究的殷切期望。在研究分享环节,余荣琴博士展示了其聚焦于精神疾病、暴力犯罪、自伤自杀及风险评估等领域的前沿研究。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年龄段人群,她详细阐述了纵向研究和结构模型等方法,并利用北欧国家丰富的个体数据资源,有效地剔除了干扰因素,确保了研究结果的精确性
我院吴锡标教授新著《南孔文化》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点课题之成果,被列入“浙江文化印记”系列丛书。本书通过学者的视角、通俗化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地介绍了南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从南孔代表人物、南孔与江南社会文化关系等多个角度,揭示了南孔文化的重要形态与精神特质,展现了南孔文化的独特魅力、深远影响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进而从一个侧面对浙江文化符号与文明标识作了新的解读,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浙江力量作了有益尝试。4月11日《浙江日报》刊发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梅新林教授所作的题为“在时代长河中寻找文明传承的密码”的书评。全文如下:近九百年前,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负圣像随宋室南渡,被宋高宗赐居于浙江衢州。此后,孔子后裔便将儒家文化的星火播撒于以衢州为中心的江南大地,逐渐形成了孔氏南宗。吴锡标先生所著的通俗读本《南孔文化》,让人跟随其质朴纯澈而意蕴深长的话语,在茶香与典籍间触摸南孔文化跳动的脉搏。该书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便是行文畅达、文风质朴。书中鲜有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没有枯燥乏味的史料堆砌,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大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衢州学院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暨省赛选拔赛(省级A类学科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赛道与主题竞赛赛道主赛道竞赛主题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主题类,分别有命题类创新作品、自选类题目、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比赛类;②科技作品主题类,为物理学与新质生产力;③企业命题类,由企业命题,包括参加国赛直通车推荐的项目和不参加国赛直通车推荐的项目;④作品推广类,参赛作品须为历年获奖作品中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作品。二、参赛对象、报名条件及参赛名额参赛对象在校各专业的本专科大学生。报名条件学生组成参赛团队自由申报,核心成员3-5人,其他成员不超过5人。要求至少有1名成员曾获得过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理论)竞赛的奖励。每支参赛队限报一个参赛项目,每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只能参加一个项目,一个学生最多参加不超过两个项目。三、参赛说明1.参赛队的项目研究报告须符合相关科学论文的书写规范。参加决赛的队伍要求有演示作品(讲课类除外)。2.所有参赛队的作品必须为浙江省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充分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情怀、道德品质和艺术魅力,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领大学生阅读经典、提高语言文学素养,迎接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经研究,决定举办“衢州学院大学生中华经典诗词讲解竞赛暨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泽之江”诗词讲解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衢州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承办单位: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二、参赛对象参赛对象:衢州学院各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要求普通话标准,文本解读能力和语言表现力强。(已在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诗词讲解竞赛中获一、二等奖的选手及2025届毕业生不列入选送范围)三、竞赛方式与内容讲解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应为列入教育部中小学(含中职)统编语文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及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经典诗词作品。参赛学生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感受,讲解诗词作品,并阐述诗词的意义和价值,使用多媒体及其他创新形式配合讲解。每位选手参赛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四、报名时间与方式报名时间:4月11日-18日由各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引领大学生阅读经典、提高语言文学素养,迎接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经研究,决定举办“衢州学院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暨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典润之江”经典诵读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衢州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承办单位: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二、参赛对象衢州学院各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要求普通话标准,口语表现力和应变能力强。(已在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中获一、二等奖的选手及2025届毕业生不列入选送范围)三、竞赛方式与内容竞赛分两场次进行:第一场:经典诗文朗诵,篇目范围为《浙江省大学生经典诵读竞赛初赛朗读题库》(见附件1),选手自选古代诗文、现代诗文其中一篇。第二场:备稿演讲,题目范围为《浙江省大学生经典诵读竞赛初赛备稿演讲题库》中的话题(见附件2),自选一个话题并自拟题目进行备稿演讲,时间限定在3分钟内。四、报名时间与方式报名时间:4月4日-13日由各班组织委员于4月13日(周日)前填写好附件3并以“班级+经典诵读大赛” 命名,将附件3电子版及纸质版交至教师教育学院学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