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首页  学生风采>学生风采

学院首页

8090+宣讲 | 汪艺迎:从泥泞到星光,金星村的共富蝶变

发布时间:2025-08-18 浏览次数:10

汪艺迎 教师教育学院23小教2班

衢州学院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副团长,曾获衢州市社科普及讲解员大赛优胜奖、校井冈山精神宣讲大赛二等奖、校思政微课三等奖,多次参与市级宣讲活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蕴含发展哲思的金句,如同开启万千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在浙江山水之间,金星村的华丽蜕变,正是这把钥匙转动出的生动实践。今天,就让我们沿着一条路的变迁,走进这个藏在山水间的共富篇章。 

泥泞里的守望   




那条蜿蜒在村中的土路,曾是金星村甩不掉的“泥腰带”。雨季时,雨鞋陷进泥浆,污水在路边漫流。2006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不足1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6000元。

道路一侧,马金溪清澈见底,游鱼可辨石隙;后山之上,毛竹林终年苍翠,绿意盎然。绿水青山环绕的金星村,彼时却未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村干部们从“八八战略”中汲取智慧,深刻认识到这大好山水正是村庄发展的宝贵资本。于是,他们走村入户,动员村民投身道路改造。大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认同日益笃定:守护好眼前这片山水,就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柏油路上的转型  




晨曦微露,一辆满载游客的中巴平稳驶过崭新的柏油路,轮胎与路面摩挲出轻快的“沙沙”声,宛如一曲发展的序章。道路两旁,昔日的杂乱景象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精心规划的绿化景观。漫步村中,浙派民居焕然一新:木制花格窗与灰黑色屋顶相映成趣,勾勒出浓郁的江南韵味。村民庭院里,造型雅致的艺术盆景错落有致地摆放于木架之上,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

游客纷至沓来,为枝头的新鲜枇杷驻足消费,在白墙黛瓦间寻觅乡愁。村民们真切体会到:家门口的桂花树,能引来民宿订单;溪间看似寻常的鹅卵石,能打磨成文创作品。这条路,如同一条高效运转的“生态价值转化”链,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富民增收的真金白银。

“星光大道上”的共富  




现在的“星光大道”,夜晚灯光如繁星般璀璨,游客们漫步其中,拍照打卡,欢声笑语不断。民宿 “心渡”内,客人们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悠闲地煮着茶,谈天说地。窗外,马金溪的水面倒映着点点星空,路边的千年银杏树不再只是一棵古老的树,它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村庄的文化符号和旅游IP。曾经的村民,如今成了民宿老板、导游、文创手艺人。2022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升至224.5万元,村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为4.6万元,真正实现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马金溪的流水成了漂流项目的赛道,竹林成了研学基地的课堂,村民们既能守护山林,又增收致富。如今的金星村,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谱成了共富的三重奏。

站在星光大道上,路灯像缀在大地上的星星,而比灯光更亮的,是村民们眼里的光。一个村庄的蝶变,从来不是牺牲环境换发展,而是根植于乡土、守护好生态,用双手与双脚踏实走出的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