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首页  学生风采>学生风采

学院首页

“研”途引航(三)| 蒋槟穗:零基础到上岸,我与我周旋久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次数:10

当春风送来拟录取通知,那些刷爆的习题册和凌晨的台灯终于有了答案。2025考研落幕,又一届追梦人成功上岸。我们邀请多位上岸学长学姐,将他们的备考秘籍、踩坑教训和实战心得浓缩成系列干货指南,助你的考研路少走弯路!

个人介绍

姓名:蒋槟穗

班级:21中文1

上岸: 闽南师范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初试分数:362(政治66 日语55  文学理论119 中国语言文学综合122

经验分享

初试的挑战与收获

三月的风还带着凉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曾陷入选择的迷雾,当得知心仪的学校无法接受日语作为初试外语时,我内心的失落如同潮水般涌来。然而,我深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迅速调整心态,将目光投向了闽南师范大学。备考初期,我化身为信息侦探,搜集着关于压分情况、报录比、导师研究方向的点点滴滴。这些信息如同拼图碎片,逐渐拼凑出我备考的蓝图。

备考的困难与克服

1.政治复习的扎实之路

政治,这位久违的老朋友,虽然高中时的积累让我省去了不少力气,但我依然不敢懈怠。

第一个阶段是89月,以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为参考书,我重点学习了比较难理解的马原和内容较杂的史纲。马原部分,我会看徐涛老师强化课,尤其是政经的内容;史纲部分,我比较喜欢自己整理出脉络框架,我一点点啃,一点点记,用框架梳理历史的脉络,用错题本标记知识的盲区。

第二个阶段是11月中旬开始的,肖秀荣的背诵手册成了我的枕边书。每天两小时的背诵,一小时的刷题,像一场无声的马拉松。考前两天突击背肖四大题,再把马原哲学全部再背一遍,考前的夜晚,我抱着肖四的大题反复默念,直到每一个字都刻进脑海。

2.日语自学的艰难探索

英语是我的软肋,日语便成了我的救命稻草。从零开始的自学之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但我从未言败。

第一阶段(3—7月):每天四小时的高强度学习:200个单词、N2语法课、十年真题的阅读,日语水平也从原来的“片假名都认不全”到“读懂长难句”,我像蜗牛一样缓慢爬行。

第二阶段(8—10月):在这期间我主攻阅读和语法,在每天背200词基础上,刷完了十五年的真题客观题。刷阅读题只做真题就可以,对完答案在B站看kaka老师的讲解,有时间也可以看一些日本国学课的课文。最后可以整理20年来真题出现过的所有的语法考点,真题刷了一遍又一遍,错题本也越来越厚。

第三阶段(11月):这个阶段我主要练习作文写作,这也是所有自学者最薄弱的地方,但一直被我轻视了,导致我在考场上最终没能写完作文。早该听劝,早该练习,这场教训让我明白:侥幸心理,终会付出代价。在这里推荐一下宵寒的红宝书,里面整理了模板和万能例句,有教如何构思和搭建框架,可以当作作文参考书。

第四阶段(12月):我二刷了近五年的真题,总结出题规律,把所有语法知识点归纳起来反复记忆。

3.专业课的整体式复习

首先,我找到了闽师大近十年真题,整理成表格,并在资料中做标记,这样专业课的重点范围和考察方向就很明显了,根据这个去背思路就会清晰很多。

其次,一定要注意文学史间的联系,以整体的视角去复习记忆。古代文学我采取的是先分好朝代,朝代内又划分诗人,背完每个朝代再总结该朝代的文学特色以及文体发展的记忆方法;外国文学的人名拗口,我把朋友的微信备注改成“陀思妥耶夫斯基”,每次聊天都是一次复习;现当代文学的时间线像一条蜿蜒的河,我沿着它溯流而上,在每一个“十年”停驻;现代汉语在大综合里现代汉语占分不多,我背的是黄廖版出现在目录上的内容;文学理论最抽象,我结合童庆炳的版本,一点点啃,一点点悟。

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考场上,面对政治主观题写错位置的困境,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日语考完,我几乎崩溃,觉得自己注定失败。但第二天,我依然走进了考场,像战士一样完成了专业课的答卷。成绩公布时,日语的分数出乎意料——原来,那些自我怀疑,不过是高压下的幻觉。

考研之路虽然孤独且充满挑战,但我从未让自己成为苦行僧。美食、文字、小说以及室友们的陪伴和支持,都成了我前行路上的力量源泉。111寝室的姐妹们,是我考研路上最温暖的星光。陈懿的加油、张萧莹和周莹的欢笑、郭晶晶的榜样力量、吴柳玮的并肩作战,我们诉说着遥远的梦,彼此支撑,彼此照亮。考研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段旅程本身——它让我相信,即使未来再遇坎坷,我也能想起:曾经的自己,已经出色地完成过一次挑战。

学姐寄语

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不要焦虑,不要害怕,一定要相信自己,你埋头学习的瞬间,熬过的夜都将成为照亮前路的光!愿学弟学妹们心想事成,金榜题名!下一次,换我听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