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4 浏览次数:10
当春风送来拟录取通知,那些刷爆的习题册和凌晨的台灯终于有了答案。2025考研落幕,又一届追梦人成功上岸。我们邀请多位上岸学长学姐,将他们的备考秘籍、踩坑教训和实战心得浓缩成系列干货指南,助你的考研路少走弯路!
个人介绍
姓名:冉泓锐
班级:21数学2
上岸: 浙江海洋大学 农学
初试分数:293
(英语二52 政治67 农综四87 经济学87)
经验分享
跨考农学: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首先,对于那些在数学领域表现出色或者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们,我建议可以考虑继续深造,选择数学相关的研究生专业。数学作为众多学科的基础课程,对于数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在考研复试面试环节,学校会对考生自身的数学基础和能力进行特别的考察。跨考农学,这个决定在我心中酝酿已久。虽然我在数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但农学的广阔天地和无限可能,却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我。农学,尤其是农业管理类,对英语成绩的要求相对较低,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梦想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农学的学习门槛并不高,它更多依赖于记忆与背诵。我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我定能在这一领域有所收获。因此,从整体上看,农学专业的考研难度相对较低,如果能够提前开始准备,并且投入充足的时间,那么选择报考985或者211等名校的农学专业进行考研,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选择。
择校选择:知己知彼定方向
在择校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比如学科基础、复习时间。很多人短期内难定未来方向,这很正常,按部就班复习就行。像我当初也处于迷茫状态,但始终坚持听课,踏实学习。毕竟对我们而言,将知识学明白,掌握透,才是备考的重中之重。 选院校时,我们不仅要结合自身兴趣和目标选择院校,也要多去搜集关键信息,如招生人数、报录比、复试线和初试复试分数占比等。通过考量这些因素,我们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另外,要注意不同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考试科目不同。在选定目标院校后,要及时确认专业方向和考试科目,以确保备考方向准确无误。
心路历程:从迷茫到坚定
考研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艰辛的旅程。对于跨专业的我来说,农学的学习更是充满了未知与困难。从最初的迷茫与焦虑,到后来的坚定与自信,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心理波动和成长。
起初,面对大量的知识点,我感到有些迷茫和焦虑。英语、农学专业课、政治,每一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和理解。我开始制定计划,将时间分配给每一科目,但很快发现,英语和专业课需要更多的背诵和练习。
英语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选择了英语二作为考试科目,这意味着我需要背诵作文模板、练习阅读理解、记忆单词。在7月和8月,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英语上,政治则作为辅助。每天,我都会安排时间背诵单词,阅读和分析过去的阅读理解题目,这让我对英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农学专业课的学习则更加侧重于记忆。从9月份开学起,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背诵专业课的知识点上。每天,我都会安排至少一个半小时来学习英语,然后是半个小时的政治学习,或者在睡前简单地复习一下政治。专业课的背诵是漫长而枯燥的,有时候我会感到自己并没有记住太多内容,但我知道,只要坚持下去,这些知识最终会沉淀在我的脑海中。
政治学习相对轻松一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主要通过刷题来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而主观题则是在考前一两周开始背诵肖四。因为大家都背肖四,所以我也不能例外。如果在考试中遇到没有背到的题目,我会尽量按照正面的思路去分析材料,尽可能地写出有逻辑的答案。
整个考研准备过程中,我经历了从迷茫到坚定、从焦虑到自信的蜕变。我学会了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相信自己。每一天的背诵和练习都是对自我意志的考验,但同时也是我成长的机会。当我走进考场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这段经历都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如今,回望这段考研之路,我深感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我感谢那个曾经努力拼搏的自己,也感谢那些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前行,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梦想。
学长寄语
每个人在漫长的考研过程中都会有所迷茫,但请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你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一定会在最后的考试中回报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