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3 浏览次数:395
近期,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2016级视觉传达专业的同学们去参加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同时也带回了他们精美的手绘作品,内容包括了秦始皇陵、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敦煌莫高窟……每一幅作品都别出心裁,更是一份份绝佳的视觉享受,这便是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记录的西北之行。
用心去感受旅行,带来的总是不一样的精彩
2018年10月,16视传的30位同学在杨勒和马丽梅老师的带领下,用12天的时间沿着“衢州-西安-敦煌-兰州-杭州”的路线把祖国大西北的文化遗址、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几乎游览了一遍,用绘本的方式记录下了他们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一路向西,一路走,一路画,用心去感受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一切,回到学校之后再将自己的画作进行整理总结,制成了一本又一本精美的绘本,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他们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还是留在他们心底里的那一份留念和最美好的纪念。
从他们的绘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这12天的心路历程及自我成长。正如王梦婷同学在绘本中提到:“相比于江南的小桥流水,西北的粗犷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有时我会想,这里人们的思维应该和我们都有所区别。”对于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的我们,第一次来到大西北,定会感到激动与震撼,难怪人们常说:“想要知道中国有多大,就去西北走走。”
世界这么大,我们真应该出去走走
大学校园里的他们,每天循规蹈矩地按照课表上课,即便平淡安稳,但却不曾多姿多彩,在西北行走的这段日子跟在学校里学习创作有很大的不同,学校里,他们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述和图片的观看来了解西北的人文景观,但实打实来到了大西北后,当这些美轮美奂的景物真实地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得发出赞叹,“当时第一眼,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喜欢这座城市了。”“大西北果真够大,感觉我的心胸也变大了。”“西北人的淳朴和热情深深感染到了我,我真想在这儿多留几天。”
虽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看遍世界,但是真的还是有许多的东西要自己去看过之后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没走出来之前觉得每个地方应该都差不多吧,只有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走向远方之后,才会发现原来我的家乡是那么的渺小,外面的世界都有着不一样的精彩。每个地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吸引人之处,就像大西北,它的大气恢弘,就给所有去过那里的人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青春最美好的年纪,浪迹天涯遇见最美的你们
当再次回忆起这一次的旅行,16视传的王鑫梅用“全新”一词来形容,她说:“第一次全班一起旅行,第一次坐绿皮火车,第一次去沙漠,第一次骑骆驼……在旅行中见到了从未见过得到,经历了从未经历的,了解了从前所不了解的,从而使自己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就像余光中:‘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我很期待下一次的旅行。”这一趟大西北之旅不仅增进了他们同学之间的友谊,在这其中遇到的人,经历过的事情,更是会让他们用一辈子去珍藏去回忆。16视传的王土兴同学更是感慨到:“你不去西北走一走你永远不知道中国有多大,我去了一阵子却会怀念一辈子,在未来朝九晚五的日子里,我还想再来一次这样的浪迹天涯!”是啊让心灵去旅行,这样一段旅行真的会留藏在心底里一辈子,等到自己老了再拿出来好好品味,又会有一番不一样的滋味。
正如杨勒老师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在书中了解过大唐、了解过长安、了解过武则天,但到底何为中原文化呢?我们需要去走进,去西安博物馆、敦煌莫高窟,感受当地的人文和自然……艺术考察实际上就是从行走中,从对话、从文物的材质和造型鉴赏中,感知它与时代的共鸣,探寻背后的基因密码。12天的经历,西安与敦煌,我们走进千年历史的同时也走进了自己的历史,去西北是为了回江南,无论“回望”、“回归”或是“带回”,我们回来了。”(文:叶嘉萍、王培羽、彭恬怡 摄:叶嘉萍、褚甘雨、邵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