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口呼喊》

浏览:323次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28日
    “格调苟沿袭,焉用雷同词”。为什么千年后的大江里,仍能夜夜听到屈原的吟泣?为什么在古道的尽头仍能听到阮籍的哭泣?今天我穿越时空隧道,瞥见了在那一轮明月下,那个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的狂士。
    现在这些汇成了一掌大小、五颜六色的图书。无论这些经典是从哪一个学科或哪一个民族中凝聚而成,都代表着智慧思想和审美追求。读名篇名著的历程,也是个人积极成长的历程,心灵进化的过程,人格完善的历程。
    我们在夏日读出美丽的雪景,于山间闻到大海的涛声。体悟作者著书立说时的悲喜郁奋,有如黄河之水、山泉峡溪般宣泄而下,滋润了后世。我们无需回走四百年,就可跟着徐霞客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无需穿越至无法到达的开天辟地之时,探寻人类的起源;也无需真的失明一次,便可由海伦•凯蒂欣赏最美的景色,并珍惜生命中的所有风景。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经典作为教育的基本方式。孔子课徒,已明确将诗、书、礼、乐作为精神轴心,启发后生体会其精神内涵。由读书及育人,成效卓著。孔门有资者七十二,弟子三千,令人崇敬。国人历来推崇“先做人,后做事”的立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必放在“齐家,治家,平天下”之前,这种思考与设计相当科学,是立足于环境来培育生存发展潜能。
    东方文化特别关注生命的真谛,理解灵性这一境界。二千多年前,《诗经》之《采薇》中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雨霏霏。”李白在《敬亭山》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山亭。”神马物游,物我两忘。正如曹雪芹道:“前人说了千言万语,后人还有万语千言要说。”
    阅读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传承下来的经典,体验历代仁人志士向善,求真,唯美的心路历程,品味天地人三才和谐的美好感知,该是一件多么令人神往的事啊!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衢州学院6号实验楼教师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0570-8026588
  人才引进:32036@qzc.edu.cn
  招生咨询:0570-8015056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