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下旬学生作品征集“优秀作品”

浏览:1738次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31日
修行
13小教本(1)班徐燕飞
修行是人生的一段经历。在这人生的岁月里,时光会磨掉你的棱角。创伤让你疼痛,烦心使你无奈。你咆哮过,愤怒过,你仰天长啸过。慢慢才发现你修行还没有真正入境。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痛心疾首,让你静下心来了,从此看山已不是山了,看钱也不是钱了。权、利、荣辱都是身外之物了。何必斤斤计较。
年轻的时候,总想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走得急了,忽略路上的风景, 一旦遭遇失恋、失败的时候,无力自拔。当历经一遍又一遍的磨练,逐渐地发现心胸开始变得开阔了,开始学会以爱化解恩仇,以善意看待事物,这时开始懂得宽容,宽容别人同时也宽容自己。学会宽容,修行已经到了另一境界。
到了中年,生命的节奏开始放缓,开始回望过来的路,发现岁月已经把曾经的苦、怒、悲、恨都发酵成了陈年的老酒,散发着微醺的酒香。陈年旧事或者艰辛的故事都已变成生命的财富。这时,已懂得感恩,感谢生命的馈赠。人到中年对于名利的追逐逐渐看淡,同时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外界的眼光已经左右不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肯定自我而不固执,自信而不执拗,内心已经开始逐渐的强大而清晰。
再往前行,死亡的话题已经绕不开,生命是激越的,多姿多彩的,也是极其短暂的。当转首回望一生的时候,发现所有的悲喜苦乐都是一样的,爱过了、恨过了、欢喜过了、悲伤过了,明白了人生就是一个轮回的体验,最后内心和平安详、无憾无悔。所谓看破、放下、自在。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这世界多平静,多温馨呀。可已夕阳西下了。光景不多了。
修行的滋味是泪水咽到肚子里的滋味;修行的感觉是挨一巴掌还笑容可掬的痛。修行的道路上,是一段又一段各式各样的人生,无论哪一段,都足够绚丽多彩、苦乐参半。
人生之修行在于舍得,有舍方有得。那段人生,苦就苦在人间名利 太耀眼。痛就痛在人间钱财太勾引人的灵魂。你真的看透了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非分之想,不是自己的你一定挣不到。别把自己看得太高贵了,也别自己看得太廉价了。
人生之修行在于承受。人生需要承受,只有不断地承受,我们才会不断走向成熟,收获生命的欣喜。承受,使我们走向美丽和成熟;承受,更加彰显出生命的辉煌。也许有人生来就有一种天生的承受能力,但大多数是需要修行才能获得这种能力的。
修行有很多内容,特别是今天,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要经受更多的诱惑。如果不能有一个正确的是非标准,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都随时可能成为欲望的奴隶,从而在人海中迷失自己。因此,每天每时,我们都要记住:我们是在进行一场修行。
 
这条路
13中文本(2)班 朱正英
 
无题
14学前(2)班 洪一女
四季不停地交替,你看遍春夏季冬,你看潮起潮落,你看花开花落,尽收眼底的你内心充斥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不知是好是坏,但它就是这样存放在你的心里。
你抬头的时候,你看见茂盛的枝桠,你看见鸟儿停留在枝头。你是微笑着,亲切的看待这景的。再见已是枯枝落叶,融合的是灰蓝色的天空,没有活物,仅剩几片枯叶挣扎在枝头,亦如你某时的心情,不悲不喜。
倘若你看到红枫,你不会去思考它枯败的模样,你只见证了它红火的光辉,你也只需记住它灿烂的时刻。美好的就该被铭记,回忆起来才够感。如果你只看见了枯草,请别践踏它最后的尊严,这是一丝人性在颤抖。
有时候,明明累了,却没有办法停止脚步,那就疯狂的走下去吧!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不要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美妙的风景。比起沿途的景,是不是该看看自己内心最真实、最平淡的景色。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上,早已是这个世界的一子,也许在别人看来也是景色中的一部分,既然自己对于其他景色也有众多感慨和要求,那又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成为别人景色中美好的一部分呢。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别到最后才知道世界其实就是你自己,与他人无关,但与你自己有关。内心就是你的世界,你呈现的景色,不知你的内心是否淡定与从容。
你的内心还好吗?是不是和这个世界的美好一样令人陶醉?你淡定吗?你从容吗?你有好好装扮你的世界吗?你有好好展示你的景色吗?你有好好与世界周围合为一体吗?一颗豁达的心属于你吗?多看看自己的心,多看看周围的景,也许你会获得的更多。至少对于我来说,只要做到一些点就够了吧。喜欢的东西依旧可以喜欢但可以不拥有;害怕的东西依旧害怕但可以面对;讨厌的东西依旧讨厌但可以忍受;以前觉得难以理喻的事情可以理所当然。这是我追求的世界,简单、单调却干净。
如果你有了闲暇,请探探你心灵最干净的那片土地,思索一些平时不会思索的话题,做一些让自己都觉得开心的事情,追求一些可以追求的东西,用沿途的景去填充你内心的土地,
让它变得美丽,让你自己成为一片独特的美景。
 
雨中的操场
14学前(1)班 陈卓雨
虽然下着雨,篮球场还是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点点的光晕照亮了整个篮球场,渲染了夜晚静谧的氛围。
 
桃之夭夭
15小教本(2)班 胡欣诺
人间有百媚千红,而我却情之独钟桃。
林逋爱梅,“淑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周敦颐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陶渊明爱菊,“财局东南下,悠然现南山。”举世闻名者爱花,爱的是一种气节。梅、莲、菊历来被众多名人、文人喜爱,被贯与多多尊名,成为文坛的霸星。
桃花,没有所谓称赞的气节,只是平凡到渺小的存在。从最早的《诗经》到现在的淹没于人世。外文化的侵入,也出现了许多外国的花卉,有郁金香,玫瑰,诸多可人、艳丽的花活跃在世人的眼中,终究那抹粉色不再轻易寻得。走在古老而漫长的村落小道上方能寻得一丝影迹。赞美桃花最古老最华美的不过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样的繁盛,那样令人注目,灼热了春季的萧寒,灼热了许久冰封的心。桃花开花,宛如一场未来得及赴的盛宴。最美的场景,莫过于桃花纷落而下,那一刻的繁华,最美的水彩画也不及它分毫。
桃花总是与热闹联系在一起,就像桃花象征的爱情,只是繁茂的花是爱热闹的吗?
桃花也是寂寞的花吧!因为它为动情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
一直记不清梦中那张温柔的笑脸,只记得那一年的桃树开满了前世的花,被春风吹落了满地,像下雨一样,极是好看,连那尘埃也曾落成了花,漫如雨下。也许桃花是在等一个人,陪她看那一场雨落惊鸿。
世人都知,中有桃花,日有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与桃花一样,是蔷薇科的植物,喜暖,三四月名动京城。可是在我看来,樱花虽与桃花相仿,却始终不及桃花的,樱花少了一份灵动,少了一份暖意,少了一份人情味。
不知从上古至今,有多少关于桃花的定情故事。轩辕黄帝时便有,相传在桃花盛开之际,男子从最粗壮最盛茂的桃树上摘取顶部的桃枝给心仪的女子,若接受了,则两人会被上神祝福,白头偕老,永不分离。而日本的樱花最茂盛的状景却是由心爱的人的鲜血催红的,在唏嘘的同时却也染上了悲情。
我只爱桃,虽没有梅的寒冻奇香,却也可以春暖芬芳;虽没有莲的不蔓不枝,却也可以亮艳回后;虽没有菊的悠远旷古,却也可以名动千古。
站在时光的路口,回望曾经走过的美丽和温柔。许多人,许多事,许多曾经花发枝满的渴求与憧憬,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过,有默默回溯。
你看任时光匆匆,岁月改首,桃花依旧满枝桠。你听,桃之夭夭,桃之夭夭。
 
花中皇后
15视传本(2)班 林韩西
 
从世界的尽头往回走
15小教本(2)班 张岚
从世界的尽头往回走,一路上的风景依旧美丽迷人,心头却是另一种不一样的感觉,那感觉,就像是隔岸观花。
早上不用上课,一个人漫步在校园门口的河道边,转头望去,不得不承认那河里的水和清澈见底根本搭不上边,但我却从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倒影。有一种感觉悄然叩响心扉,那一刻,我仿佛站在世界尽头的边上看着彼岸的自己。
看过太多太多关于孤独寂寞的文字,就连瓶子都说我的文字里透露着深深的独伤,我笑着看着这个曾经活在我内心深处的女孩什么都没说。飞羽的嘴唇在我耳边噏动,他说:“其实她们什么都不懂。”我不可置否的沉默。
小时候,远离人群的生活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时光。不相信任何人,不接近任何人,不对任何人有所回忆,就连父母也只能站在几百里外看着我一路蹒跚而来。直到第一个走入我世界的人出现,那个人我不想在此提及她的名字,写到她只是为了引出在那之后的好长好长一段时间里我似乎忘却了如何去孤独。然后她突然消失了,如同她的出现一般突兀。在我的文字中依然如此。
说真的,我并不为任何人的离开而伤心难过,我只是在为自己失去了孤独的习惯而难过。习惯了某些人的存在就很难再接受一个人的感觉。也是在那一刻我才发现,在遇到那个人之前我一直是如同野兽一般活在世上。说这话并非毫无根据,古人曾说,喜欢孤独的人不是神灵就是野兽。没有比这句话更能把真理与谬论混合于一起的了。
多如陶潜等的归隐之士曾让很多人都异常敬佩,仿佛像他们那样一个人脱离社会,甘愿遁入山林与草木野兽为侣,则是一种高尚十分的生活,是一种脱离世俗的标志。
每每听到身边某些人说以后要找个小山村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也许,我们只是把那样的生活想得太美好。
更多的时候则是因为这个社会让我们觉得麻木和残酷而一时兴起的想法罢了。时间一久自然也就淡去了。
行走于同一条街道,观看着同样的风景,唯一不同的则是那些人和事。可这些不一样的事物又仅仅是以一种与自己无关的姿态相错开来。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任何羁绊。人们的面目淡如一张图案,人们的语言则不过是一片噪声,这种苦闷正如古代阿拉丁谚语所说的:“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使得我们宁可逃避也不愿进入了。
七月刚才发了一条很有趣的心情——这片天,始终阴霾而灰沉,乌云密布也好,晴空万里也罢;这条路,始终孤独而漫长,陌生也好,熟悉也罢。看着这片天的、走着这条路的…始终是那一个落寞的人儿……
我想说我可以懂,从很久很久以前就一直懂着这种感觉。但到口边的话却成了一句“小屁孩”。似乎我把一切都做的有些过火了,过分的好、过分的迁就、过分的放任自己的心。只是,处在那个世界里的我似乎没有听见这头的我的呐喊,没有人可以听见。
是啊,乌云密布又如何,晴空万里又怎样,那片天下只有一个孩子在仰望着,陌生又如何,熟悉又怎样,那条路至始至终都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只想好了结尾,但是写到这里却怎么也写不下去了,于是决定就此停下来。勉强的东西,怎会好呢?
至于那个早已设定好的结局,还是出现它该出现的地方吧。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衢州学院6号实验楼教师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0570-8026588
  人才引进:32036@qzc.edu.cn
  招生咨询:0570-8015056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