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上旬学生作品征集“优秀作品”

浏览:1685次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3日
学院生活二三事
13中文本(1)班 颜林琴
2013年初秋,我来到了南孔圣地,带着些许的迷惘与新奇。我一直记得初来学院的那一天,看见一群安于一隅相对论道的男生时的惊诧。我记得那天下午的云那个夜晚的风,走出寝室去的第一个地方便是大礼堂前的孔子广场,正对着孔老夫子相,那是大家的信仰。
学院的日子还算惬意,每天清晨睁开眼就能沐浴到充满草香的阳光,或许这是因为住在一楼的关系,阳光容易偷窥。纱窗外是莘莘学子的匆匆步履,情侣的呢喃,还有令人留恋的春秋冬夏。春天里,偶尔选一个心情美丽的日子,坐上车子去往周边的小镇村庄。沿途油菜花大片大片的盛开,明晃晃地落入我的眼帘。我清淡地笑起来,连同步伐一并欢快。有时会碰到熟识的人,热情的招呼,朴素的关切,响彻在那样的午后,以至于每一个字眼都像是诗歌。击打在年轻的心房,唱出愉悦的音符。
说到音符,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下午,户外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拦了辆的士慕名探访这南孔宗祠。事实上从那刻起,我就错觉是穿行于风声浅吟的民国。古旧的街道,斑驳的城墙,湖水宁静,垂柳轻荡。少年著白衫,赶着马车向前走。女子扬着素净如莲的笑脸,男人们亦有着儒雅的表情。我惊诧如武陵人初见桃花源,忘了归程,醉在途中。以至于被亲切的衢州口音唤醒的时候,还犹如梦中。幕台前唱念更迭风光旖旎,台下是一对新人上演着合卺良缘,宜室宜家。我俗不可耐地问“演戏么?”师傅爽朗的大笑“哈哈。是真的结婚。”
说到结婚,故事是这样的。衢州城多年轻貌美女子,入时的妆扮,明眸自善睐,开一家时装店或是美甲屋。见人进来,并不急于兜售,邀你坐下,斟一杯茶,眉眼相对,告诉你她前几天去了哪里,见了怎样的风景,有了怎样心情。初次见,却像是熟识了多年,老朋友般的情怀重温。中途有别的客人进来,需要衣服自取,或者闲散相谈。你无法不爱上这样的女子,看不出年龄却钟情于她生活的品质。傍晚的时候有孩子从幼儿园归来,亲昵地跟她亲吻撒娇喊妈妈。
说到妈妈,故事是这样的。妈妈坚持每晚9点左右给我打电话,重复询问着我是否想家。迟疑数秒,我对她做一番心理分析。得出的答案是,我若不想,她必然伤心失望觉得养了一白眼狼;我若答想,她脑海中画面翻转猜想我过得并不好。于是,每晚9点,我在温暖的寝室里,在幽静的紫藤广场,在一个人自习的教室,一遍遍重复地告诉她,生活安逸,学业顺利,饭菜可口,同学和善,只是无人能取代她。
说到同学,故事是这样的。我不太擅长写人,不太会叙事。却丝毫不妨碍他们的妙处横生,点滴都是欢喜与温情,或者可以留待悬念,以后再续。
这样的生活,以简单为底色,路过离别,伙同孤处,淘回时光,在万水千山的跋涉中,最终回归了自我。茶香沉淀,缕缕清芬。我喜欢现在的自己,胜过以往的任何时期。我也喜欢这样的衢州城,喜欢“她”的从容淡雅,喜欢“她”的与世无争,“她”就静静地立在那儿,仿佛我们早已倾心相遇。
 
湖畔金柳
13中文本(1)班 赵雪莹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13学前本(1)班 方超
在整个《幼儿园》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巴学园的校车上写着的“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它被贴在校车身上,过路的家长、行人、老师、邻居都能看到,看到后在心中可能都会有所触动和思考。而作为未来的教育者,我们也应该学习巴学园的这种万事为了孩子,适应孩子发展需求,不强迫不压制孩子的“鞋子”精神,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我们应该看到巴学园独一无二的特点。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像巴学园一样外观质朴、个性化教育,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像巴学园里的一样能够重视差别教育,能容许像锡坤这样孩子的“自由探索”,能及时解决在像尹尹和林予沨一样的孩子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能温和地对待像辰辰一样执着甚至可以说是固执的孩子,能不因为孩子哭泣而宠溺纵容他们错误的行为。
在幼儿园全实践过程中我也看到过像池亦洋和陈炳栋这样的“欢喜冤家”,虽然用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两个人可能不太合适,但很多情况下确是如此。上周我去幼儿园,蒋一鸣小朋友对我说他再也不要和垚垚玩了,可是等我这礼拜去两人还是很开心地玩在一起。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总有几个强势几个弱势,经常弱势方会被强势方欺负,再过分点就变成了像池亦洋这样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和言语上的恐吓,而我们,必须要用合适的方法去及时解决这样的吵闹与不平等。我们要像大李老师一样,用孩子必须知道的道理和规则让他们懂得这样是不正确的,让孩子承认错误和接受惩罚,也让孩子准时离开惩罚地,以自身做榜样让孩子体会和成长。
但我们也应该对巴学园的教育方式有所思考。
正如古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算万众推崇的巴学园难道就是完美无缺的了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去思考其中的教育方式到底是不是就是最合适孩子的那双鞋吗?答案显而易见。
或许以我的见识层面还不足以能用资深的眼光去评判这样一种相对优秀的教育模式,但是在我看来,巴学园中那些教师的非常成人化的言语和对话对孩子而言似乎并不是最合适的。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其他幼儿园里的花花绿绿的装饰物和幼儿教师温柔富有音律变化的声音的作用,就像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巴学园老师这种教育措辞的有用的一面。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我们必须站在适应孩子自身发展特点的角度,用孩子所能接受的很多无意注意的方式来让孩子懂得和体会,毕竟幼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更遑论面对面交流和解决他们的问题了。很多情况下,正面式的直接的枯燥性的教导更适合学龄儿童,而不是学龄前儿童,对于学龄前儿童,可能更需要在故事中体会和感受,自主探究,自我探索,并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经验和习惯,才能够完整地认识到社会性规则。
整体来说,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它独特的可取之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未来教育者的我们就是要用兼容并蓄的眼光去多接触多学习才会有所成长,让我们用更专业科学的眼光去学习它们吧,相信我们会找出更好的“鞋子”去适应孩子的脚。
 
印记
14音乐本 余芳
每一步都会留下我们所看不见的脚印,或深或浅,但我们所走过的路会记录我们曾经来过。
去到曾经走过的地方,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以前美好的记忆。衢州是一个不太大的城市,我们常常会从学校步行去市区,或者是从市区散步回学校,西安门大桥上留下了我们无数的脚印,记录了我们路上的欢笑与唠嗑,还有我们的伤感,春夏秋冬都有我们参与,点点滴滴封存于无形的时间中。
在这个异乡,能有几个交心的朋友弥足珍贵!简简单单的话,真诚的述说,觉得质朴而温暖。
每一个转角,每一间琴房之中,都将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回想刚进入大学的我们茫然不知,却在回首之时,蓦然间发现一切脉络历历在目,方才微笑着领略了忧伤与快乐的来处。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美好。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散步于校园中,令人回想起以前高中里的生活,大家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奋斗,为上大学而奋斗!现在大家都在不同的城市里上大学,各自的发展情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意想不到大家曾经是坐在同一个教室的人。三年将大学毕业后的我们,那时的我们会发展的如何呢?
但回忆起校园生活,每一处角落,我们都曾留下过年轻的音符,少年的愁绪,和成长的迷惘。在心间,在校园,在未来,都有我们曾经的身影挥之不去。
“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这一段话是崔永元评论人生的一段话。大学的一切记忆都印记在我们的心上。
 
丽水之旅
14多媒体(2)班 潘孝燕
每一次的邂逅,只为遇见下一次的邂逅。
——题记
初见
邂逅过很多的山山水水,却忘不了丽水那一抹清新的艳丽。不同于高山的雄伟,它是静谧而令人惊叹的;不同于瀑布的壮观,它是犹如小桥流水一般优雅的;不同于云端的遥望,它是遥的可及的,是可以真真实实触碰到的。
遇见你,似曾相识;离开你,若有所失。努力地想去靠近你,却又害怕会失去你。靠近你,恍若如梦;远离你,仿佛乍醒。邓继明的初见在此刻深入我的脑海,是啊,初见的美妙在眼前徘徊,挥之不去。似曾相识是因为同样属于一个都市,都来自丽水,而若有所失则是明白十天过后,这儿就将成为回忆,也就是所谓的失去。
初见的那一刻就像回眸一笑的邂逅,被深深吸引了,映入眼帘的俨如一幅山水画,是浑然天成的,不需要任何的雕琢。美到让人窒息,或许是还早,隐隐约约中感觉到还有一丝丝雾气在空中游走。踏入这一片土地,感受着属于这儿的气息,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感觉就像排了一次毒似的。不得不惊叹这儿是个隐世避居的好地方。我想如果我生在古代的乱世中,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里作为隐世避居的容身之所,在这里可以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不用担心外面所有的一切。话虽至此,现实却总是残酷的,它不会如你所愿,不会让你过着想要过的生活,它会给你各种压力,让你必须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往高处爬。所以,所谓的隐居也只能纯粹臆想,在如今这个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回到现实,要在这个原生态的小乡村待上十天,心里的喜悦也顺势而发。虽说这儿的交通似乎不是很便利,在上来的途中经历了传说中的山路十八弯,然后这儿的蚊虫应该也是来势凶猛。然而这些并不算什么,毕竟是来历练不是来享福的。一路走去,跃入眼中的是那一座座泥瓦房,瞬时涌起了一股亲切感,在乡村,最违和的也就是相似的泥瓦房了吧。路边的草似乎特别有活力,随着风左右摆弄,扭动着它们柔软的腰肢,又似在迎接我们的到来。
遇见
继而来到了居住地,在短暂的休憩之后,便细细观赏了四周的风景。站在高处眺望下面,总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坐拥一切的感觉。看着连绵起伏的山,心境都会瞬间平静下来。呼吸着属于这的气息,眼前看到的是蓝天白云、鸟儿飞翔、绿树婆娑、芳草萋萋——嘴角泛起一弯浅浅的微笑,平静的心没有一点涟漪,连时光都感觉到了一片静谧。虽说自己是属于丽水的,却在此时发现了与我们那完全不同的美,大千世界都尚且存在异同,更何况是小小的地域。同样是山村,这儿的气息好像特别纯粹,感觉特别干净,或许是这还没被开发吧,还没染上粉尘的味道,也没有利益与经济的熏染。放眼望去,绿的可以说是发黑的山,静静的躺在松阳母亲的臂弯中,似乎看到了它心满意足的微笑。
再往远处走去,一切近似复制的风景,一样的美丽,一样的有活力。远处的狗吠声传来,听去也别有一番感觉,似有音律。看着蔚蓝的天空,抬头望见飘落在峭壁上的蒲草,随风摆动,让人不禁想拿起相机拍下这一画面。偶尔会有些许落叶飘下,洋洋洒洒铸就了一幅画。
落定
在山中看到雾并不算什么,相对而言日出就很有吸引力,因为只在那霎那,片刻之后就已高挂在天空,就像昙花一谢般的珍贵而神秘。相约一起看日出是如此的惬意,一群人在寂静的早晨早早起床,着装完毕后就匆匆忙忙踏起了步伐,只为不错过激动人心的一刻。在看到日出的那刻,心境悄悄有了变化,就像新萌芽的嫩枝感受到雨露一般心花怒放,瞬间喜爱上了这火红的太阳,也不枉费自己惦记了许久。
来到这也有些许时日了,不同于前几日的风和日丽,蔚蓝天空,天空竟飘起了雨丝,大概是想让我们也欣赏欣赏这儿雨天的美吧。站在窗旁,静静地望着飘逸灵动的乌云和偶尔下落的一丝雨线,思绪竟也跟着有些惆怅。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把我们困在了房中,偶尔拿起画笔记录下这不同于往常的美。经过了几天的敲打,阴雨天气终于慢吞吞的停了下来,天空漂浮着大片的或薄或厚的云朵,嬉戏着,追逐着,打闹着向东而去,偶尔出现几处蔚蓝,阳光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一会儿的露出小半边脸,大地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山间的风景一览无遗,一会又躲在云层中不肯露面,天顿时又阴凉起来。如此反复,最终还是高挂起了红日。
待在山间最多的也就是四处游走了吧,没有繁杂的娱乐活动,有的只是观赏自然风景。在山间四处走,看到的除了山和树木,最多的是果实了吧,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放眼望去都是累累的果实,甚是诱人,让人不自觉的咽下口水。沿途还看到许多的蔬菜,绿油油的很生态化,都是有机化的,也难怪这里过得都是近乎自给自足的生活了,果蔬什么的都俱全。
恍若如梦
很快,也到了该离去的时候了,在山中的日子过得很快。最后一晚的活动是所有里面最让人兴奋的,烧烤什么的是大爱,最后吃吃喝喝的为这次丽水写生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顾这些日子,除了眼中收到的美的风景还有日渐娴熟的画技,也学会了很多,更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性。每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脸,自己的心中终归会是有一丝怯懦的,但是随着次数多了,怯懦也会慢慢的逝去,继而变成勇于面对的勇气。每一次出去的写生都会都会学到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读《查泰某夫人的情人》有感
15中文本 文彦君
天,是灰暗的。灰濛濛的树木房子,老庄园静静矗立,仿佛一切都是静止的。只有远处不断冒出黑烟的烟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这是工业时代的英国。
在这本书中,劳伦斯塑造了一个可以说超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人。他是本书的男主人公麦伦斯,他是查泰莱公爵的守林员。麦伦斯没有很多文化,但他有健康的体魄与灵魂。而克利福特却因为大战伤到身体无法生育,在一战结束后回到庄园的他整天呆在家里,脑海里永远都是家里煤矿的经营以及维持他所谓的公爵荣誉。克利福特无视康妮也就是本书的女主人公的幸福,他从不会给予康妮人性上的关怀,像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甚至他允许康妮怀上别人的孩子,只要血统尚可,那么查泰莱家族的香火就可以不断相传。
然而健康活泼的康妮却实在不能忍受,犹如命运女神的精心安排,她遇见了麦伦斯。最初只是最原始的结合,康妮疑惑了,她疑惑自己难道沉沦在肉体的欢愉之中而要失去作为人妻的操守吗?而随后她抛弃了一切虚伪的制锢,勇敢地与麦伦斯在一起,最终看似不可能的结合却突破了世间的种种流言走到了一起。
这本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禁书,这也可见美国当局图书审查制度的野蛮无知。30年后才因为人们对人性的深度描写以及对社会批判的严肃性而被解禁。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说麦伦斯,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男主角,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世家的爵位,只是一个隐居的看林人。那么劳伦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个人物,一个有强健体魄的有热情的又不那么光鲜亮丽的男主?
在这里我想是作者的匠心独具造就的,这样处理就是为了突显麦伦斯与康妮自然健康的结合,并以此来反击工业时代人们的拜金,虚伪。劳伦斯想强调一种纯粹的爱,它脱离金钱世俗,只与最原始的情、爱有关,也可以说是一种返璞归真吧。
因为在劳伦斯所处时代的英国已经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英国全社会都弥漫着拜金的气味,因此劳伦斯想用这种近乎疯狂超越等级的爱来表达他对这个时代的不满。他编织了一个含蓄而又庞大的象征,其外在的表现是爱与欲,用人类的原始情爱反对工业时代英国的光怪陆离,阶级等级,而他选择麦伦斯作为妮康所爱也可以说是反抗的一种。但时代就是如此,唯有文人的笔能刻画那些甘心不甘心,反抗不反抗,也感谢他展示出了另一个面貌的英国。
麦伦斯的塑造有点粗鄙有点不堪,但他和那些时代的弄潮儿不同,他对最原始的渴望有最完美的追求。他和克利福特有鲜明的对比,原始和时尚,精神和物质,所谓的失败和公认的成功。麦伦斯没有吟风弄月的感伤,也没有浓稠的文化乡愁,但他的塑造真的胜过很多人。
在这种工业化时代的大潮里,大多数作家表达的是一种文化不死,只是凋零,我不悲伤我只惆怅地喟叹。他们对旧时代满怀眷恋,对新时代抵触排斥甚至以死相抗。然而我认为劳伦斯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更多的关注人的情欲本身。人原有的情欲无力承载时代闸门溃泄后而产生的厌食症和孤独症正是这个时代光怪陆离表现的原因吧。
 
今年我们18
15数学本 郑永铭
今年,我们18,18岁的第一天,我们开始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开始无止尽地做题,考试。朝三晚五不再陌生,联立方程,韦达定理可以独占我们一个晚上,看着红黑相间的卷子,一头深埋,奋笔疾书,不为什么,只为六月的凯旋。
今年,我们18,在学校的大会堂,我们举办了18岁的成人礼,对着国旗与自己宣誓,那一刻,我们褪去我们的幼稚,唯有脸上严肃二字才能证明我们的成熟与肩上的责任。
今年,我们18,在六月的骄阳之下,我们迎来人生又一转折点——高考。高中三年的孜孜不倦,每个夜晚的挑灯夜读,成败将在此一博。
今年,我们18,我们告别了家人,告别了亲戚,告别了同学,来到异地,开始我们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
今年,我们18,我们总会想起以前的朋友,想起和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们也懂得了家人才是自己唯一的依靠,我们也明白了大学并不是老师口中所描述的天堂,每天都有很多的事等着自己去完成。
今年,我们18,我们渐渐学会独立,自强,尽管被人忽冷忽热,被人忽视,遗忘,但没有人会帮你,只有自己独立起来,学会孤独,才不会被世人遗忘。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18岁算成年,因为今年的我们经历了很多,知道了很多,学会了很多。我们经历了高考,知道了自己该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主,感受到自己的命运第一次离自己那么接近。
我们进入了大学,知道了大学的生活,知道身处异地的艰苦,于是我们学会了独立自主。我认为,这一刻的我们才算是成熟,因为我们不再抱怨,而是坚强的适应。
今年,我们努力过,高考过。我们大学了,独立了。而路还没到尽头,所以我们不仅要坚持下去,而且还要笑着坚持走下去,不为什么,只因为我们18了。
 
蝶舞
15小教本(2)班胡钰莹
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蝶舞一曲后傲然远去,留下一脸惊羡的观赏者。人们或而描绘它的五色霓裳;或而模仿它的妖媚舞姿;或而细绣它的欲飞之势。然而再好的画师也画不出它的决然身影,再好的舞者也舞不出它的静动相宜,再好的绣娘也绣不出它的万种风情。只因那不是一场哗众取宠的献媚,而是重生之后的炫耀。
世人总说凤翔九天,举世无双。但是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新蝶于飞,亦翙翙其羽。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叶隙,春天的气息包围了那只蛹,唤醒它,告诉春的多彩与明媚。于是,打动了那只蛹的好奇心,它睡了太久太久,周围都是无声无息的,柔软舒适的白色混沌。当它听见那一声鸟啼,然后便是许多象征生命的音律响起时,好奇心占领了神智的高地,他推开身边温暖干净的障碍,一步一寸地向着那光亮的源头前进。但白色绊住了它,仿佛在对它说:“这里这么舒适,为什么还要到外面去呢?”但他还是挣脱了桎梏,用脊背顶破了最温柔的诱惑。然后,他发现一对艳丽的翅膀,那么梦幻的感觉,梦幻地不敢相信这对翅膀出自己身。
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蝶。然后他发现世界都变了,当他穿梭在林间草木中,一路上少不了驻足羡叹的仰慕者,被它演绎的舞曲所折服。只有它自己知道这不是一次走秀,这是它的生命舞曲,时而哀怨,时而激情,就像生命的跌宕。这一曲蝶舞,不同于梁祝的缠绵悱恻,不同于少女的含羞带怯,不同于舞女的放浪诱惑,只是希望在人生中尽情的放肆一回,为了那些来之不易的,为了无论精彩或是平庸都要系数走过的日子。
蝶舞一曲,其华灼灼。这是多少血泪辅就这重生之路,如此绚烂的恩赐又怎忍心辜负,三千繁华,一曲蝶舞。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衢州学院6号实验楼教师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0570-8026588
  人才引进:32036@qzc.edu.cn
  招生咨询:0570-8015056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号